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项工程的总承包施工任务,该工程由A、B、C、D四项工作组成,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项目经理针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析,其功能成本分析结果见表2-7。

工程进展到第25周第5层结构时,公司各职能部门联合对该项目进行突击综合大检查。检查成本时发现:
C工作,实际完成预算费用960万元,计划完成预算费用为910万元;实际成本855万元,计划成本为801万元。
检查现场时发现:
(1)塔式起重机与临时生活设施共用一个配电箱,无配电箱检查记录。
(2)塔式起重机由木工班长指挥。
(3)现场单行消防通道上乱堆材料,仅剩1m宽左右通道,端头20m×20m场地堆满大模板。
(4)脚手架和楼板模板拆除后乱堆乱放,无交底记录。工程进展到28周第6层结构拆模后,劳务分包方作业人员直接从窗口向外抛垃圾,造成施工扬尘,工程周围居民因受扬尘影响,有的找到项目经理要求停止施工,有的向有关部门投诉。
【问题】
1.计算表2-8中A、B、C、D四项工作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将此表复制到答题卡上,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在A、B、C、D四项工作中,施工单位应首选哪项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说明理由。
3.计算并分析C工作的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情况?
4.根据公司检查现场发现的问题,项目经理部应该如何进行整改?
5.针对本次扬尘事件,项目经理应如何协调管理?

【参考答案】

1.计算A、B、C、D四项工作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并将结果填写到表2-9中。
(1)功能系数的计算......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m2,地下1层,地上4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问答题

某商业用房工程,建筑面积15000m2,地下1层,地上4层,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工期自2009年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工程承包范围为图纸所示的全部土建、安装工程。合同造价中含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120万元。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2009年5月12日,工程所在地区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造成施工现场部分围墙倒塌,损失6万元;地下一层填充墙部分损毁,损失10万元;停工及修复共30d。施工单位就上述损失及工期延误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
事件2:用于基础底板的钢筋进场时,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施工单位只进行了钢筋规格、外观检查等现场质量验证工作后,即准备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停工令。
事件3:截止2009年8月15日,建设单位累计预付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共计50万元。
事件4:工程竣工结算造价为5670万元,其中工程款5510万元,利息70万元,建设单位违约金90万元。工程竣工5个月后,建设单位仍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剩余款项,欠款总额1670万元(含上述利息和建设单位违约金),随后施工单位依法行使了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事件5: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按“制造成本法”核算了项目施工总成本,其构成为直接工程费4309.20万元,措施费440.80万元,规费11.02万元,企业管理费332.17万元(其中,施工单位总部企业管理费为220.40万元)。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2中,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还应做哪些现场质量验证工作?
3.事件3中,建设单位预付的安全防护费、文明施工费的金额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事件4中,施工单位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可获得多少工程款?行使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起止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5.按“制造成本法”列式计算施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项目施工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