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用心地在作画、涂色,我来回巡视给个别幼儿辅导,突然轩轩大声地喊:"老师,我向浩浩借油画棒,他不借给我。"我问浩浩:"你为什么不愿意借给她油画棒啊?你们坐在一张桌子旁,应该是好朋友,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她借用一下就还给你,好不好?"浩浩不看我,低着头说:"我爷爷说我的油画棒不给别人用!"我耐心地坐在他旁边说:"爷爷这样说是希望你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你想想如果今天你没有带油画棒来画画,你是不是也希望她能借给你用一用呢?
有好的东西要懂得和别人分享。"这时,浩浩才不情愿地把油画棒借给轩轩用,而且不准她自己从盒里拿油画棒。
问题: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谈谈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的社会态度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 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


问答题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
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我特别画了几幅有关春天美景的图画。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孩子就是记不住诗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会有颜色。
为了解开孩子们的疑惑,我组织了一次外出寻找春天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孩子们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黄的迎春花。在这一情景中,孩子们理解了"春天的颜色"这一抽象的语言和它丰富的内涵。
第二次语言活动,我抛开原来的歌词,让幼儿自己创编《春天的颜色》,看过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他们共同创编了如下诗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春天是黄色的。"
"桃花穿着粉红色的新衣,笑眯眯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粉红色的。"
"梨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发着清香,高兴地说: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树摇着新芽一起告诉我们: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告诉我们: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问题:
请具体说明该教师如何体现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