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m、DN3500mm钢管,采用顶管法旌工;工作井尺寸8m×20m,挖深15m,围护结构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m改为8.8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参考答案】

1.答:水泥标号低、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较少,以及灌注时引起混凝土离析等原因。
措施:1.周围注浆加固.2加支......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北方某城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合同工期2008年6月1日至9月30日。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面层...


问答题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北方某城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合同工期2008年6月1日至9月30日。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面层20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土180mm、二灰碎石180mm。A公司的临时设施和租赁设备在6月1日前全部到达施工现场。因拆迁影响,工程实际工期为2008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A公司完成基层后,按合同约定,将面层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公司。B公司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严格控制铺筑速度,用排式振捣机控制振捣质量。
为避免出现施工缝,施工中利用施工设计的胀缝处作为施工缝;采用土工毡覆盖洒水养护,在路面混撮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40%时做横向切缝,经实测切缝深度为45~50mm。A公司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竣工验收。建设单位组织监理、A公司、B公司及时进行验收,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该工程经验收合格备案后,建设单位及时支付了除质保金外的工程款。道路使用四个月后,路面局部出现不规则的横向收缩裂缝,裂缝距缩缝100mm左右。出现问题后,A公司将B公司的质保金全部扣除,作为质量缺陷维修费。
问题
1.就本工程延期,实际工期缩短,A公司可向业主索赔哪些费用?
2.分析说明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3.A公司申请竣工验收后到组织竣工验收会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竣工验收会还应有哪些单位参加?
4.指出A公司扣除B公司质保金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