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鲍宗豪在《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中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3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
单项选择题鲍宗豪在《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中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3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500家,为战前的16倍。成都1939年人口为30.9万,至1945年达到71万”。上述城市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新政政策的实施B.国民政府首都从南京迁到成都C.东部居民和工业内迁的影响D.优先发展西部战略的强力推动
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沧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
单项选择题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沧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C.抗日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
单项选择题“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这篇评论最有可能发表在()。
A.1905年《民报》B.1915年《青年杂志》C.1922年《申报》D.1946年《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