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变为成语就是四个字“好为人师” ,用以批评那些不谦虚、喜欢以教育别人姿态出现的人。
②其实,在不少情况下, “好为人师”并不错。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果你的知识比某人多,经验比人家丰富,在别人需要的情况下,给别人作些知识传授或经验介绍,不是应当称颂的吗?
③一个人长了嘴巴,不说话就是“失职” ,遇到别人在认识上有缺陷或错误时,能抱着同志式的热忱, 给以教育和帮助, 是应当提倡的。 比如, 你看见人家写错了字, 告诉他一声,这个字应当怎样写,这样“好为人师” ,人家是欢迎的。
④另一种立意,可以把“师”理解成“教师” ,教师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 但是,有些人在经济大潮冲击下, 加之旧的传统观念影响,多不愿当老师, 而那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人, “好为人” ,则是应当受到鼓励的。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本是一名工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共向各级政府部门打了二十几份申请报告。 近年来, 有的地方在高考时,师范院校提前招生, 有的地方在高校录取时, 师范院校降档录取,无疑都是在鼓励考生“好为人师” 。
⑤还可以将“好”的意思理解为努力、认真的意思。即,要好好地当个人民教师。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教师待遇低, 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一部分教师跳槽改行, “下海”经商,另一部分教师人在课堂,心在市场,以本职工作为副,以第二职业为主,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这是应当否定的。 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关心教师,使之“好为人师” ;另一方面,当教师的要立足本职,当好教师,不能误人子弟。 在本文中作者倡导的“好为人师”应具备的条件,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经验、助人为乐的热忱、终于职守的道德风范、努力投入的奉献精神
B.谦虚的美德、丰富的知识、助人的热忱、忠于职守
C.丰富的知识、擅长讲话、乐于助人、热爱本职工作
D.丰富的知识、助人的热忱、反传统精神、努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