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就够了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C.孟子认为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
D.文章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成大业的例子,阐明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从而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相关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