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年×月×日,×市××公司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死亡37人,重伤 12人,损毁厂房、仓库、民房10200m2和大量设备、原材料;直接经挤损失达到1000多万元。
×市烟花厂是1992年创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先后由×市××公司总经理罗×、梁×担任,证照齐全,产品全部出口。但该厂建成后即租赁给港商经营,至出事前,××公司一直没有参与经营管理。
经事故现场勘察、调查询问及专家组调查、试验分析后认定;此次事故为包装车间装配工李××操作不当所致。李××在事故前1个多月进厂,事故前3天未经培训被安排到包装车间装配工序打气钉。事发时,李××正用气动钉枪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事故中死亡)正领完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又引爆了包装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火箭烟花半成品和成品;继而引爆、殉爆厂内其他车间、仓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总药量约为7t“TNT”当量(相当于15t黑火药),整个厂区瞬间夷为废墟。李××本人发现烟花爆炸即迅速逃生,受重伤。
另外,调查组调查了以下情况:
(1)厂方擅自扩建厂房,改变部分厂房用途,致使工房与火药库之间的距离过近,不符合安全标准,埋下了一旦发生爆炸殃及全厂的祸根。
(2)厂内原料和成品、半成品存放量过大。
(3)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编制招用大批工人。
(4)厂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位。
(5)××公司有关领导严重失职,租赁后长期放弃对烟花厂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的监管。
(6)有关职能部门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力。
××公司及其烟花厂的主管部门没有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不到位;烟花厂由港商租赁、经营8年之久,市工商局一直未发现并年年给予通过年检,致使港商能够利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用营业执照办理易燃、易爆安全生产许可证。
省公安厅及市公安局对《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把关不严,致使该厂易燃、易爆物品储存量严重超标。
有关监督部门(包括市、区公安局、派出所市安委办等)防爆监督管理失职。
综上所述,此次特大爆炸事故是烟花厂及有关职能部门违反有关法规制度酿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4题为单选题,5~8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
这起事故按严重程度构成(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E.死亡事故
相关考题

事故经过:××工厂承揽了第一批70台运油车的生产任务,因油漆工短缺,工厂劳资部部长于××与从事油漆防腐专业有8...


问答题事故经过:××工厂承揽了第一批70台运油车的生产任务,因油漆工短缺,工厂劳资部部长于××与从事油漆防腐专业有8年工作经验的河南农民(自然人)赵××签订了劳务用工协议。赵××分别于4、5月份分三批招收农民工(流动型)45人到工厂从事油漆工作,工厂为该45人办理了出入证。×年6月,第二批80台运油车投产。赵××又临时召集部分农民工进厂作业,人员情况未向工厂报告,其中部分人员冒名顶替前几批人员上岗。6月30日晚,临时工何××(冒名娄××)与任××、张××、李××四人为一组,进行第6号运油车油罐内防腐作业,该工序要进行四遍隔热防腐油漆的涂刷(底漆两遍、面漆两遍)。其中何××在罐内,任××、张××、李××在罐外顶部等待轮换。
油漆工何×在内防腐作业时,带着导线破损的照明灯进入罐内,灯具导线短路打火,引燃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爆炸将罐顶三人从油车上面弹落在车尾后部水泥地面上,罐内没有一人出来。其中任××、张××、何××经抢救无效死亡,李××受重伤,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按事故的性质划分,可以将事故分为哪几种
2.分析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3.提出整改措施。

××公司是以重油为原料制造合成氨、硝铵的中型化肥厂,Ⅰ期工程于 1970年建成投产,每年生产硝铵11万t,Ⅱ期...


问答题××公司是以重油为原料制造合成氨、硝铵的中型化肥厂,Ⅰ期工程于 1970年建成投产,每年生产硝铵11万t,Ⅱ期工程于1982年底建成投产,每年生产硝铵11万t,该厂硝铵的原料是气氨和稀硝酸。
×年×月×日晚上23时左右,该公司Ⅱ期工程硝铵装置突然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 22人死亡,6人重伤,5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7000万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最后确定这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供氨系统不平衡,氨系统积累的含油和氯根的液体随气氨大量带入硝铵生产系统,含油、氯根很高的硝铵液体,在造粒系统停车的状态下温度升高,自催化热分解过程加剧,在极短时间内,分解产生的高热和大量高温气体产物高度积聚导致燃烧爆炸。
据查,我国硝铵生产中,硝铵溶液发生重大爆炸的案例未见报道,对硝铵溶液发生爆炸的条件和机理在理论上认识不足,有关硝铵溶液的安全标准尚没有,对硝铵溶液的爆炸危险性、热敏感性,含油含酸,尤其是含氯根的自催化热分解危害性以及导致分解爆炸的初始温度、临界条件,分解速率,均相爆炸分解产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降低分解温度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均没有认识,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和规程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国际、国内公认硝铵生产比较安全,尤其是硝铵溶液。
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该起事故的性质。
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3.事故调查组的权利和义务。
4.事故调查处理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