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牛牛题库网 牛牛题库官网
logo
全部科目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 > 经济类自考 >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我国内蒙古某出口公司于某年1月签订一笔向日本出口10公吨甘草膏的合同,每公吨40箱共400箱,CFR东京每公吨售价为2000美元,共20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3月31日之前。该批货物经天津新港装船,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3月中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风大火烈,抢救不及,4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仓库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10公吨,否则无法按期装船。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有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20天

讨论:此案例使用的贸易术语是否恰当?应吸取何种教训?

【参考答案】

此案例使用的贸易术语不恰当。如果采用CPT或CIP东京,则货物在内蒙古出口商所在地交付承运人时风险就转移给买方,从而可以......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微信小程序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