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牛牛题库网 牛牛题库官网
logo
全部科目 > 学历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山东A公司向日本B公司出口自产汽油添加剂3000吨。这是试订单,也是A公司第一次出口。日方认为中方产品价格有竞争力,品质也不差。只是添加剂是易燃易爆的液体,储存运输较危险,按运输危险等级系一级危险品。为了考察青岛港的储运情况,日方一行5人到A公司来谈判。A公司领导、商务主谈及储运人员共6人参加了谈判。
中方产品价格、质量问题不大,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但就运输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从工厂到码头间的运输,再到码头储罐;从运输船的船型到输油的管子材料、工具,讨论得很细,甚至环境污染等细节也讨论到了。最后日方认为从安全出发,由其派船为宜,不过要求中方为其装船创造好岸上条件。此外,还要求价格再优惠。对此,中方主谈为了省事,又急于做成第一些笔出口生意,不假思索即表示:“可以考虑。”中方领导在一旁听后,马上纠正:“不行。”日方主谈随即问道:“贵方反悔啦?”中方领导说:“不是反悔,而是讨论。”于是,日方主谈反过来与中方领导讨论运输条件。中方领导认为:创造装船条件可以,但再降价有困难。日方认为:自己尽的义务大,中方应奖励。结果讨论延续了一个小时,中方主谈在旁静静听着,略显些许尴尬。

谈一下本案例中主谈人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他们处理方式得当吗?若不得当,应该如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在本案例中,主谈人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他们的处理方式并不得当。主谈人急于做成生意,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表示可以考虑日方的要......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微信小程序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