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A.毒物所致病损的指标 B.中毒程度的指标 C.毒作用的指标 D.毒物吸收的指标 E.毒物在体内代谢的指标
A.15% B.7% C.5% D.3% E.2%
A.根本性的措施 B.不可行的措施 C.最有效的措施 D.辅助性的措施 E.最理想的措施
A.光照度低 B.精神紧张 C.屏幕眩光闪烁 D.电磁辐射 E.空气负离子多
A.<0.1μm B.0.1~0.5μm C.0.5~1.0μm D.1.0~5.0μm E.>5.0μm
A.30dB B.35dB C.40dB D.45dB E.50dB
A.1种 B.3种 C.5种 D.8种 E.10种
A.8类98种 B.9类102种 C.10类115种 D.11类118种 E.12类122种
A.炭疽 B.病毒性肝炎 C.肺结核 D.流行性出血热 E.霍乱
A.3类 B.4类 C.5类 D.6类 E.7类
A.毒物的化学结构 B.毒物的接触时间 C.毒物的联合作用 D.毒物的吸收途径 E.个体的易感性
A.毒物的分子量 B.毒物的水溶性 C.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 D.毒物的挥发性 E.毒物的脂溶性
A.气压 B.气湿 C.噪声 D.气温 E.气流
A.测量人体安静时的尺寸 B.测量人体各部分的固定尺寸 C.测量人体站立时的尺寸 D.测量人体静卧状态时的尺寸 E.测量人体非运动状态的尺寸
A.人体在采取站姿时,运动比较灵活,特别适合较轻的体力劳动 B.人体在采取坐姿时,身体比较稳定,特别适合从事文字作业 C.人在劳动时,采取的姿势和从事的作业性质没有关系 D.人在劳动时,无论采取站姿还是坐姿,都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 E.人在劳动时,不需要承受由于保护某种姿势所产生的负荷
A.肌肉 B.骨骼 C.神经 D.血管 E.关节
A.职业性有害因素 B.社会制度 C.个人营养状况 D.劳动时间 E.劳动强度
A.劳动1秒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 B.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呼吸器官的功能 C.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叫氧债 D.成年人最大摄氧量不超过4L E.锻炼者有的可达8L以上
A.病因明确,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B.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但没有接触水平关系 C.不同的接触人群有不同数量的发病 D.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E.常常为群体发病
A.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体进行检测 B.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C.创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 D.保护劳动者健康 E.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 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 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 E.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改善劳动条件的学科